目前分類:About Teaching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身為老師很多時候, 妳不只接觸到學生的情緒, 處理學生的學習情況.

更多時候我們遇到的是家長的反應,家長對孩子管理的情緒,家長對孩子們學習的態度, 甚至有時候是不知所措.....

我把這些案例拿出來討論, 不只是自我檢討,也希望給需要的老師參考.

案例一

Anna 是個很有自信的九歲小女生, 她很愛學習, 接受度很高, 任何新事物或新曲子她都愛, 但缺點是,喜新厭舊的太快了, 一首曲子她的標準是, 會彈了就好了,

假如老師再要求 details, 她就會開始耍脾氣, 或者就不要練了, 這時老師就會很頭痛, 我好幾次都想請她父母另外找老師, 假如是中國家庭還好辦, 因為妳可以盡情的罵,

怎樣大聲家長們也無所謂, 但她是半義大利半美國血統, 她的父母也採取放任的態度, 但偏偏遇到我這種嚴而謹的老師, 很多時候她的彈奏方法真的讓我需要心理治療, 我

試著跟她媽媽溝通, 她媽媽的處理方法是轉頭問, 妳有試著改嗎? Anna 總會用小小的語氣說:我有試著改,還每天都練習,就是沒辦法彈好嘛!

她媽媽就轉過來說:她試了. 我就接著問: 她有按照我想的練習步驟一步步練習嗎?她媽媽轉過去看Anna,

Anna低著頭然後輕輕的點著頭. 接著我能說得只是, 我們試著下次彈更好.

從這個案例妳就可以推知, 她媽媽對鋼琴教育的進度是不夠重視的, 還有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也不夠積極; 當然老師的態度也太Nice.

正確態度應該是 - 

我: 請Anna當場再彈給她媽媽看一次, 然後我再反問她, 假如妳每天都練習怎麼會這麼不熟悉音符? 然後再指定她每天應該要練習的樂句, 而且註明好我所期待的結果.

Anna's Mom: 叫Anna把每天的練習時間或練習的內容寫下來, 等她下班再看, 然後告訴Anna彈琴前要review老師的筆記, 下次我希望聽到老師說妳的進步.

案例二

Casey 是個12歲, 很有主見, 很有自我優越感的小男生, 他媽媽認為他是個天才, 他也認為他自己是個天才, 因為他很愛看書, 各式各樣的書, 學習能力很強, 吸收能力也很強, 但缺點是, 實踐能力很弱. 他的彈奏能力雖稱不上天才型, 但他的自我學習能力卻是個天賦. 但在課堂上, 他的學習能力卻不好, 理由是:我有太多功課要顧, 我有太多書要看, 但事實上是: 他有太多功課“想”顧; 他有太多書"想"看, 最後該看得都沒看, 所以才導致他無法按時交作業. 這種小孩的想法很天馬行空, 卻缺少組織的觀念, 才使他無法兼顧好課內上和課外的種種活動. 他媽媽很緊張的問我:我該怎麼幫助這種小孩.他太聰明學習太快, 但學校功課卻不好,該要交的音樂理論功課也不交, 他試了要全兼顧到,卻往往因為花費太多時間只在某一個課題上,然後忽略的其它功課.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

我:請Casey下課後當場做完他的理論功課,然後確定他到底什麼懂?什麼不懂?至於鋼琴作業,就給他固定的 daily assignments 然後固定好時間請他做完.

Casey's Mom: 應該請他做好每天的Schedule,然後按時的去check him out. 假如一個作業需要花到近兩個小時去做, 那就表示他不明白, 上課不專心, 讓就請他再去問

老師, 不要自己花時間網路上查資料然後一知半解.

重要的是, 當這種孩子高傲認為自己甚麼都懂得時候, 身為媽媽的要教他合群和謙遜學習,適時的打擊他的自信心; 當這種孩子缺凡自信時, 妳又要鼓舞他, 再建立起他積極

的學習能力.

我會說, 孩子的學習態度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就; 父母親的教育態度決定孩子們的學習態度.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ada是個很害羞的小女孩,她的話不多,教了她快半年,她跟我說得話大概還沒到十句吧!問她話時,很多時候她都傻笑或搖頭點頭帶過. 因為參加樂理的檢定考試,才讓我有更多的機會認識她. 距離考試還有一個月,忽然間我收到她媽媽的e-mail,內容是說Amada想放棄了.

我的想法是:有沒有搞錯阿!還有一個月耶!老師還沒放棄學生,學生就想自我放棄了.

我承認她的反應比較慢,我也承認我們還有很多知識需要補充,很多習題都還沒做,而她的進度也大大的落後.真不知道是我的好勝心作祟,還是我真的不想看到小孩子那失望的眼神,我主動提議給她免費的假日輔導 (其實以前在台灣的時候,為了一些學生考音樂班,我就有做過這種犧牲假日的免費輔導), 其實就是犧牲我的假日嘛!也沒什麼的. 終於失望的眼神慢慢的有了朝氣, 她的笑容也越來越明顯了,在考前的前一天,她的模擬測驗得了78分,我還記得她是帶著笑容離開我的家. 離開前她的媽媽遞給了我一張卡片, 她媽媽感謝我的用心和耐心,也告訴了我在家中她的沈靜是因為有個很傑出的姊姊,她的姊姊得獎無數,而且都可以把每件事做的很好,獲得老師的肯定,大家的稱讚,而她,不覺得自己可以跟姊姊一樣好. 其實在看著卡片之前, 自己對Amada的個性反應也猜到了原因, 因為她不是我所接觸的第一個在"次等期盼'下的孩子.

我稱“次等期盼“,是因為這種孩子通常都有個很傑出的哥哥或姊姊,而他們會顯現出異常安靜, 異常叛逆或故意放棄學習來呈現出他們的想法,原因是他(她)們不想被比較,也不想被期盼. 在我的經驗中,假如家中有個哥哥或姊姊已有在學習鋼琴上有良好的表現時,弟弟或妹妹都會呈現出一種難以理解的學習緩慢,或學習障礙. 而父母親的角度是, 竟然他沒辦法像老大那麼好,那他有繼續學習不放棄就好了吧!我想可能是在不自覺中,因為大家都會相對的拿他(她)們與傑出的哥哥姊姊比較, 所以在他們的心裡,不自覺中的呈現出一個假象:我不管怎樣都沒辦法跟我哥哥(姊姊)一樣好!他們寧願放棄! 但並不表示他們做不到或沒潛力.

我也有遇到過反奇道而行的小男孩, Jerry, 他哥哥得過州賽的鋼琴冠軍, 還曾經被應邀表演過, 剛開始教他時,他的態度是- 我有彈就好了!錯音一堆,拍子雜亂,沒有強弱對比還大大敲琴, 但偏偏遇到了我,本小姐什麼沒有就是有耐心,於是我們慢慢的把錯音改過,拍子數過,就這樣“很累得“過了幾個月,慢慢我發覺其實這個小男孩是有點潛力的,於是我們開始練習比較難的曲子,提議去參加個小小的piano Festival吧!結果, 他驚訝自己拿了好成績, 從此,他會自己主動練琴了而且我再也不需要拿著筆大大的把他的錯音圈起拿囉!

假如妳也剛好有個這樣的孩子,我的建議是不要拿著兩個孩子做比較,永遠不要比較和不斷的鼓勵是最好的方法,彈不好鋼琴不見得他就無法做好別的事,試著找出第二個孩子的興趣,試著建立的他的信心,我會說在第一個孩子有了很好的成績時,第二個孩子會更需要妳的關注和鼓勵,永遠不要用"次等期盼"的想法套在第二個孩子的身上. 老師也是一樣, 永遠不要拿兩個姐弟或兄妹做比較,這只會那孩子們更受傷, 老師的角度中應該是對每個學生都抱著“頭等期待“,誰知她們甚麼時候會忽然開竅, 原則是永遠不要放棄學生 :)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跟著老師學琴,長大後,跟著教授彈琴,我最常做的事是,教授課堂上隨意說的一句話,我就可以自己想了很久很久,曾經有位教授跟我說過, 彈琴跟寫字一樣,從最初的學怎麼寫,到最後想著要如何把字寫漂亮.那時十五歲的我,還真正的想了一個晚上. 長大後,遇到另一個教授, 一小時三千的課程,其中四十分鐘都在學如何放鬆如何呼吸,那時後覺得很浪費錢,到美國後才發覺到,這種技巧真的讓自己受益良多. 接著,來美國後遇到了另一位年老教授, 每次上課他都會先聽我把曲子彈到尾,然後再回頭一個小節一段段樂句的修飾, 之後, 再跟他雙鋼琴合彈, 從那時我終於懂了,要如何把音"彈好". 原來,彈琴的技巧之一還要會"聽琴".

鋼琴表演者,無法帶著鋼琴環遊表演, 但又要如何去適應不同的琴ㄋ?重點就是他們記起來那個音色,那個觸碰和那個力度. 在國際比賽中, 大家都談著蕭邦,大家都彈著貝多芬,每個都那麼傑出,要如何選出佼佼者ㄋ?重點就是音色, 看誰能完美的詮釋出蕭邦的歎息,貝多芬的怨,和布拉姆斯的浪漫.

先說初學者吧!How to play Legato and Staccato.

Legato: 妳一定要保持身體放鬆,手腕的平衡,隨著音樂的的旋律輕輕轉動你的手腕,手指的姿勢是保持自然的弧度 (通常是站立時肩膀自由落下時手指的姿勢), 用指腹接觸琴鍵一個音接著一個音的彈奏, 手臂則是隨著旋律線輕輕的順時鐘或反時鐘方向移動.

Staccato: 最好的練習方法是,試著用不同手指談著同一個音,手指還是保持自然的弧度,最重要的是注意你的大拇指絕對不能用力彎曲,然後想像用最輕鬆的姿勢拍著小球, 用指腹的前端跳奏,記得是讓手指自然的落下,手臂垂直,手腕輕微的上下彈動, 這時妳才能彈出能量十足的跳音.

在進階點,再來說說如何詮釋樂句吧!How to play a phrase?

我會先讓學生找出最高的音,然後圈起來, 然後標示出圓滑線, 想讓音樂好聽一定要先認識妳的手指頭,怎麼說ㄋ?每個小孩的手指長度都不一樣,通常大拇指較短,中指較長,所每個手指頭用不同的地方彈奏都可以創造出不同的音色. 最簡單的方法是,我告訴我的學生, 彈一段圓滑的慢樂句時, 試著把大拇指放在近琴鍵前端, 而且試著讓大拇指平躺一點,然後每個手指都會呈現出自然且不那麼彎曲的姿勢, 這時我們才能用最多的指腹把琴鍵完全的壓奏, 這時小拇指接觸高音時, 才能彈出飽滿的聲音. 下行時別忘了借用妳手腕的力氣,以反時鐘的方向輕推回來,手指再自然的落下. 通常,這時後,我知道,孩子們會開始記著這個聲音,然後用著同樣的方法再去創造下一個完美的樂句.

當然,我所分享的是我所學和我知道的方法,鋼琴彈奏也沒有一個絕對的法則,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學琴教琴的妳一點幫助.

重要的是, 身為老師和家長, 要求妳的學生妳的孩子之前,要先告訴他們方法, 不要只是一句: 這個句子要圓滑 or 這個地方要大聲點. Why? and How? 試著讓孩子們“聽”她們自己的彈奏,再聽聽"別人"的彈奏. 這會比妳說百句希望她要改進的話還有效, 彈琴還要學會聽琴, 這時孩子們才會瞭解她們學的不只是一連串的音符,也是另一種語言,也是會感動人心的聲音. 音樂對她(他)們而言才有意義.

Music_Sheet__by_Soukster.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來談談父母親懂音樂到底好不好?身為老師的態度上,多年的經驗告訴我, 壞處還是多於好處, 當然每件事是沒有絕對的, 所以認真的來說, 還是決定於父母親接觸音樂的深淺, 還有父母親的態度.

先講好處吧!當父母親當中一個人懂音樂的話,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音樂很快的上軌道,但能不能快樂的學習,那還要看父母親懂音樂的深淺,和願不願意讓孩子們自我探索. 父母親當中有人懂音樂, 通常可以幫老師省下很多的講解工夫, 因為通常當我們教小孩時, 總會不斷的復習又體醒, 深怕等老師一轉身他(她)就忘了剛才上課的內容. 當父母親中有人懂音樂時,孩子們通常學習的很快,因為課後還有父母親陪練琴,而且還可以切時的指正錯誤,所以每次上課時都有新的進度.孩子們一開始還真突飛猛進.

然而, 壞處是, 當父母親中其中一人懂音樂時, 而那個大人又忘了學習音樂的辛苦,這時, 對孩子又抱有太大的期待時, 這時,孩子們的學習路途上就開始少了歡笑了, 這時, 他們開始會開始要求, 要求孩子們要彈得更順暢, 要求孩子們要摹仿哪個他們從youtube看到的音樂家, 這時, 少了幾分鐘練習時間, 不行!彈錯了音, 不行!孩子!你彈得這怎麼跟我聽的音樂不一樣ㄋ?你的拍子怎麼跟實際的差這麼多阿?曲子沒通過, 這更不行了, 因為浪費父母親的錢,還丟父母的面子, 因為您的父母可是懂音樂的ㄋ!當然! 身為他(她)們的孩子,您就要更技高一籌.

通常, 當老師的我們碰到當父母親其中一人自認為很懂音樂時, 我們也很頭疼, 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以前學的就是對的, 當他們看到一個老師用跟他們以前學的時候不同教法,他們就會開始質疑老師了, 比如說:有些家長認為彈琴時手就該只用一種像貓爪的姿勢, 小孩用手指甲去談琴, 然而, 當老師試著告訴家長應該要放鬆, 用指腹去彈琴然後讓手指保持自然弧度時, 他們就很懷疑, 然後要求孩子們在家練習指甲練琴, 當然, 孩子一肚子疑惑, 老師也很頭疼囉!

再舉一個例子吧!以前學琴, 哈農教材是必學的, 有時候家長也會要求老師們用一樣的教材去教她們的孩子,可是,現在孩子的學習環境跟以前不一樣了,就像,以前學生彈錯音時老師可以狠狠地打學生手背, 學生還會緊忍眼淚, 且謹記在心然後改正錯誤, 現在, 這種教法再也不適用了, 孩子們馬上就掉下眼淚,大哭,然後再也不願意踏進音樂教室一步了, 而當老師的我們, 可要花上幾十分鐘的時間跟家長解釋, 為甚麼哈農不適用於他的孩子; 為甚麼他的孩子的手指無法做到書上寫的.

通常我的經驗中, 假如其中一個家長不懂或懂初級音樂時, 孩子們通常可以學的快樂又學的長久, 孩子們往往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相反,假如其中一個家長“很懂”音樂時,孩子們通常最後都受不了壓力自動放棄了,當然之後撐到去參加比賽跟父母同樂的也有,但也是少數. 知道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嗎?知道為什麼看是優勢的家庭反而培養不出音樂才子嗎?因為家長們要懂得跟孩子們一起學習, 家長有時候要懂得放下身段, 要懂得孩子的心裡而不是一昧的要求, 不管孩子們彈得音樂如何, 家長們都要接受和鼓勵, 家長們有時後更要懂的感激不完美的幸福, 也要懂得欣賞不完美中的美麗. 

Army, 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小男生, 有時候他明明知道這個音要彈兩拍或低八度,但他偏偏要創造他自己的音樂, 身為老師的我剛開始不能接受, 但之後我發覺到其實也不難聽,重要的技巧學到了, 而且整首曲子也沒太走樣,還可以讓他學的高興又有創造力,那我又謂何一定要按著課本一個音一個音的對照ㄋ!其實, 是他媽媽給我的啓發, 我發現到不管Army彈得好或不好, His mother will say: Wa! I like that music!. It sounds so beautiful. I like what you just played and can you play one more time for me? 這時候,孩子們會再多彈上五六次給媽媽聽, 然而, 他們不自覺的就越彈越好了. 所以, 假如"很懂"音樂的家長能夠降低她(他)們的要求度, 懂得就是單純的欣賞他們孩子的音樂時, 相信我, 這會創造出更多的Mozart!

 

large_piano.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學生準備一連串的音樂檢定考試過程中,不只是考驗學生的音樂吸收度也是考驗老師的經驗度, 耐心表....and more. 因為這次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考試,比往年早了一個月,幸好平常教學時, 都已經幫學生練好基本功, 不然一定會很緊張, 因此深深的讓我體會到,準備檢定考試其實就要從平常的課堂上著手,不能為了考試而學,老師也不能因為考試而密集的填鴨式教學, 因為這樣為了考試而準備的過程,即使學生通過了考試,他(她)們還是一頭的霧水,只是覺得拿到了證書,走路很有風.

多年以前的自己也是跟著學生一起緊張的老師,深怕哪一項忘了教了, 考前也不斷的提醒深怕孩子們忘了, 學生考後沒多久, 所有的音階指法和演奏技巧都還給老師. 但多年的經驗下來後, 慢慢的瞭解了要如何把考試目的和意義融入教學, 要如何可以讓孩子們輕鬆的學習中也可以不自覺的培養出她們的應有的音樂能力,現在我的學生們, 音樂檢定考試對於他(她)們而言再也不是惡夢了. 現在的我在考前也足足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孩子們也會更喜歡學習.

先說說平常要怎麼幫學生準備英國音樂皇家音樂學院的考試吧!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考試總共分為五大項. 基本技巧, 演奏技巧,視奏技巧,聽音反應和音樂敏銳度.

先從手指練習來講吧!通常從初學者我都會先從五音音階Penta-scale開始練習他們手指獨立度,然後接著練兩個八度的分解和絃Broken Chord, 再練C,G,D and E Major的反向音階, 之後再半音階, 這些手指練習我是從小孩子們可以兩隻手一起彈曲子時我就開始不斷的練習了,久而久之且不自覺中他們已經培養出可以參加音樂檢定考試的能力了,
當孩子們去參加英國皇家音樂學院1-3考級時,是完全的充容而且熟練的.

皇家音樂學院的考曲每年是不同的, 我會建議老師們先做好至少三到四個月的計畫, 然後逐步漸進的慢慢讓學生們熟悉考曲. 通常本人不愛為了考試而考試, 為了比賽而比賽,所以我喜歡除了基本的教本以外, 我還會依照學生的程度和吸收度給他們課外的曲子練習, 通常皇家音樂學院的古典和現代樂派選曲都很好聽, 學生們也都很愛彈, 所以學生們在接觸這新曲時是因為學習而練曲,而不是因為考試,沒有壓力下他們更可以盡情的發揮,之後,我們再一起選曲. 重點是, 身為老師的我們要完全的瞭解學生的吸收度, 要完全的掌握學生的程度和進度, 這樣以來才有辦法讓學生們可以無壓力下接觸不同的樂曲,才有時間讓他們可以把曲子發揮的更好.

至於視奏,我也是從初級時開始培養, 讓孩子們熟悉不同的位置和聲音, 空間觀念也是越早越小培養越好,通常在教一首新曲時我都會先問關於調性?和要如何擺好第一個音?然後要邊唱邊數拍子,雖然知道很多小孩的配合度都很低, 但這種八股的教法還真的可以訓練小孩的視譜能力, 強迫他們眼睛注視樂譜而不是急著背老師的指法或聲音. 除了這樣, 我還會給學生預告下週的新功課,要他們先自己試著彈一遍,假如下次他們真的可以做到我所要求的, 我就會給他們獎勵,大致而言這個方法還滿有效的.

聽音練習,真的要從第一堂課開始教,讓孩子們辨別高音,低音是最基本的,之後孩子們每練一首新曲時都別忘了要求他們唱譜或哼音高,尤其當我每每示範曲子給學生們聽時,我都愛讓他們邊哼邊打拍子,相信我,這種習慣越早練習,孩子們都音樂的敏銳度會越強,也會培養出好的節奏感喔!除了這個, 我還會要求學生們唱三度,五度和八度的音程開始, 孩子們會比較有信心唱出他們不熟悉的音,也會培養出孩子們對和絃的敏銳度. 對於比較中級的學生,我會建議老師們每次保持三首不同風格的曲子讓學生們練習,然後請他(她)們寫下對曲子的感覺和辨別出之間的不同度. 當孩子們彈兩聲部或多聲部的的曲子時, 我也會要求他們注重伴奏或各聲部的走動, 我最常用的方法是我彈高音然後他們唱低音,或是我彈低音他們唱高音, 或我彈曲子他們試著打拍子.這種練習除了讓孩子們覺得課程有趣以外, 孩子們的聽音能力也在一次次的課堂下逐漸的累積了.

寫完後竟然文字一堆, 看來只能給有心人看囉!但假如可以給學琴或教琴的你or妳一點收穫, 那我也可以會心一笑囉!之後有空再來po文,希望每個學琴的孩子和教琴老師都能快樂學,快樂教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久沒回來囉! 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坐下來打篇文章, (一半原因也是電腦當機說><)剛剛看了一個不錯的部落格談到該不該讓小孩子參加音樂比賽,剛好讓我有感而發!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比賽老師,所謂的比賽老師是指有些老師以專門訓練比賽學生為主,來美國後,這種老師簡直到處都是, 我就遇到幾個從這些比賽老師轉來的學生, 通常我收學生之前我都會習慣性的面談, 這些學生的通性是, 他們可以彈巴哈, 彈貝多芬甚至蕭邦, 但不會視譜, 很扯吧!但這真是千珍萬確的事, 之後我跟一位比較有經驗的美國老師談過這個現象後,我才瞭解,原來這些比賽老師的想法是, 假如小孩子們可以自我成長,自己慢慢的訓練會視譜, 她們可以省下很多的時間而且假如小孩子們無法承受這種壓力,逐漸的,小孩子們會自己停課,所以基本上會留下得學生都是天才學生,所以這些比賽的老師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可以去參加比賽的,輕鬆的他們得到了名聲,還有學費也一年一年的漲.

 

對我而言是很可惡的現象,因為通常像我們這種重視基本功夫和有耐心的老師,很多時候都是收這種比賽老師的爛攤子,然後我們又要重新再一步步的把學生的基礎墊定然後讓他們可以更有自信的追求她們的夢想. 所以我一直強調, 尋著老師不世一眛的尋找名師, 對於初學者找個適合你孩子又有耐心的老師會更重要.

 

再來談談父母的心態, 我遇到過惡劣的父母態度有兩種, 一種讓孩子去參加比賽, 是因為滿足她們的虛榮心,當你問他們Why do it? 他們會回答說:因為某某小孩也去參加了,而且還得獎了?小孩子們學琴是為了比較,老師們教琴也是為了比較, 這種教育真是侮辱了音樂的本質. 另一種家長也很可惡,他們一開始要求說要比賽,是因為怕老師偷懶,把老師假設性的設計目標, 等真正要比賽了,他們會問老師: 會不會得獎,不會就不要報名了. 碰到了這種家長,我通常都會跟他們說Bye Bye 了,因為我不知道音樂教育對他們而言是甚麼?當然也有父母瞭解, 過程比結果重要的價值.

 

最後是學生,比賽對學生而言,是有幫助的, 首先可以訓練舞台禮節. 孩子們互相觀摩更可以訓練她們的坐姿和態度. 在訓練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徹底的瞭解一首曲子, 學習如何正確的運用技巧,那聲音變更好, 老師也有機會看看學生的能力, 看看他們可以把曲子彈到多好. 有時候孩子們的潛能是還真需要激發ㄋ!但我還是建議老師們不要因為考試或比賽而教學,按部就班的把實力培養好還是最重要的.

 

Piano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很多的大朋友都喜歡Pop or Jazz音樂,但依據我的教學經驗,小朋友還是最喜歡古典音樂,像是Fur Elise, Cannon in D和 Mozart C major Sonata,這些都會激起小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 我都會準備淺,中,深不同版本的樂譜 , 我發現不管那個年齡的兒童,尤其小朋友, 都很愛古典樂曲, 不管之前有沒有聽過這些曲子或完全沒聽過的.

Ann是個不多話的小女生, 每次她彈完一首曲子,她的大眼睛總會轉阿轉的看著我,好像在等著我的回應,她也愛這首曲子Fur Elise, 而且她很快的把這首曲子給學好, 也彈的很好,還有自信的告訴我,她想在recital的時候表演這首曲子,學琴不應該就是這樣嗎?孩子在琴聲中找到她的快樂,找到她的自信.

Annie她也彈這首曲子, 每每彈完一首曲子, 她是完全不再去動已經彈過的曲子,而且她可以把學過的曲子還給我,有時我心血來潮,想再聽聽之前我們學過的曲子,她可以完全的陌生然後我們又重新學,這個問題讓我很困擾,因為對我而言,這表示她學琴是為了上課,而且根本沒吸收,終於,這個問題在我教她Cannon in D and Fur Elise 之後自己解決了, 她終於聽到鋼琴的聲音, 學完曲子後她主動的把曲子背下來,而且不在我的要求下主動的複習,還告訴她媽媽,因為她喜歡所以她彈,這對我來說,真是極度的安慰.

Polly她主動的說,I want to play Cannon in D, so I found a easy version for her. 每次練琴她都要媽媽坐在旁邊然後陪著她,有時候我真覺得我應該教她媽媽就好了,結果學完了這首曲子,她會自己坐在鋼琴前,慢慢的分手練,然後上課時告訴我她的進度,這讓我很興奮, 雖然這對她而言還很難,但她因為這首曲子願意去學,這也是學琴的目標之一,讓孩子們有自我克服困難的決心.

Jackson自己去找了Cannon in D的譜,但高於他的範圍太多了, 他羞澀的藏了譜,是我的直覺告訴我,他想學這首曲子,所以我也讓他試著簡單的版本,我覺得因為這首曲子, 他開始相信 I can do it. 他花了一段時間學習, 但最終的結果竟讓我會心一笑, 常常彈琴像趕火車的他,終於可以從頭用規律的速度彈到尾,而且彈完後, 那種他知道自己did a good job的笑容,會讓當老師為他覺得驕傲.

很多人問我幹嘛不回台灣,去學校找個教職,也不用那麼累,頂個碩士然後去當家教,其實在我的心裡,教學是教學, 你的學問多高那是自己的知識和樂趣,那並不代表你可以有多高的架子,也不代表你可以故意提高身價然後高收費,但我的心裡總覺得, 可以有能力幫助一個小朋友和看著她/他們成長,讓她們可以接受到正確的教學進而喜歡音樂,這不也算是教育嗎?這也不算是快樂嗎?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最喜歡教團體課,尤其是小朋友們都張大著眼睛很專心的聽妳說話的時候, 這時老師就會有一種成就感.

教小朋友的團體班,是最難的,因為小朋友的耐心通常最多都只有四十分鐘,要如何在那四十分鐘裡面,正確和有效率的傳達妳的訊息,這就是身為老師的我們要準備的功課.

我看過一個男老師帶過的音樂團體班, Jaff 是個外向的吉他老師,他常常帶著他的牛仔帽和吉他來上課, 那一天我剛好經過他的班級,看著那六個學生在教室跑跑跳跳的,我也興致高昂的聽了一下, 他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一邊彈吉他,一邊控制教室秩序和給正確的指示, 小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因為小孩子一會可以變小猴子,一會又可以變成印地安那瓊斯, 一會又可以變成機器終結者,這種瞬間角色扮演的課程,除了任課的老師要有過人的精力以外,你還知道現在小朋友喜歡什麼,和要練好一連串歌曲轉換的功力.

我的課程就沒那麼有趣了,但小朋友在短短的三十分鐘裡,卻可以瞬間的學會Do Re Mi Fa Sol. 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輔助教材, 經過一番研究,我所用的是 - The Magic Music Box.

音樂盒子裡,有個圖示的小鍵盤,還有大大的五線譜,幾張圓圓的黑色貼紙, 和數十個不同 動物的貼紙(我自己製作的!), 和標上不同長度的音符標籤.

通常我的第一堂團體課(4-5歲),首先跟小朋友們揮手遊戲(約5分鐘), 然後讓小朋友們畫上他們的小手手在盒子上(約5分鐘),接下來唱Do Re Mi Fa Sol 的歌,別忘了要伸出你的手指,而且再讓他們學著你做動作(約十分鐘), 接下來我們要在小鍵盤上找到兩個黑色的巧克力,然後用第二隻和第三隻小指頭當小叉子去放在兩個黑色巧克力上,接著讓小朋友伸出她們的大拇指,Bingo!我們找到了C(約十分鐘), 接下來小朋友們要找到正確的C,然後把小手指依序的放在接下來的白色鍵盤上(約五分鐘), 接著最後我們要玩的就是把之前的Do Re Mi再唱一遍,但是這一次要讓小朋友在鋼琴上找到Do Re Mi Fa Sol 正確的位置喔(約五分鐘)!最後我會給小朋友不同動物的小貼紙,讓他們貼在他們音樂盒子裡的 Do Re Mi Fa Sol上. 這時小朋友們都會快樂愉快的抱著他們的盒子回家.

其實我用ㄧ樣的工具但不同的教法用在我的私人學生學習鋼琴上,效果也是很好.下次再分享我的私人學生教法.

 

5331.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來談談一個小朋友,他,七歲,韓國人,非常的聰明.記得第一次去教他的時候,他很安靜還反應緩慢,我那時想說∼喔喔!這個又是一個難題.

誰知道這個七歲的小男生,非常的自動自發,每次給他的作業,他都可以有很好的呈現,短短的三個月,他已經彈完了準備級的教本要進初級的教材. 他媽媽說,每天他會自動的坐在鋼琴前面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就是努力的回想著要怎麼彈. 七歲的小男生卻可以有一星期練到四五個小時的記錄. 每次上課的時候,他都可以把每首歌都彈得很流暢甚至還背起來, 或許,他就是所謂的Gifted小孩.

他的手並不大, 但他會努力的讓曲子聽起來流暢, 他也很乖的按照進度練習,先練手指練習, 再把每首歌練三到五遍, 對於一個七歲的小男孩,他有三項特質讓我覺得驚訝.

耐心,他會很有耐心的坐在鋼琴上慢慢的去回想要怎麼彈奏,上課時也很有耐心的聽著老師的話.

自我誡律, 他會按照老師寫的步驟慢慢練習,也會盡自己的努力讓曲子達到老師要的標準.

自動自發,下完課後他會自動自發的去練琴,而且會認真的練到三十分鐘到一小時.

學琴不就是需要這樣的一份熱情嗎?每次下完課後都有不同的挑戰,克服了讓就是你的成就,有多少七歲的小孩懂這個道理?很多小孩都需要被父母逼著去練琴, 遇到難的曲子也要求老師能不能跳過不學. 對於七歲的小孩,我知道他們沒有多少的耐心,也沒有多少接受困難的勇氣, 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會先讓他們建立起成就感, 和喜歡這項樂器為前提.

但對於老師而言又是怎樣的興奮,我們可以遇到一個自動自發又熱愛學習的學生,對於這個七歲的小男生而言他是完全的吸收這半小時的課程而且讓老師也成就滿滿,這就是教學相長.

我問了他媽媽,是怎樣的教育讓這個小孩有這樣的特質,他媽媽說就是溝通,鼓勵和獎勵, 又是一個驗證我理論的例子,孩子的成就真的是在於父母親的態度.

所以,親愛的家長,當你決定要把孩子送到音樂中心時,不只是你的孩子要準備好, 你,家長們是否也準備好了ㄋ? 這是一項考驗耐力和毅力的旅程,你是否有學習音樂的決心?支持你小朋友的耐心?和陪他一起克服困難的堅持ㄋ

BEN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朋友問我,怎麼幫小朋友練音階.

我其實不贊成練哈農,雖然我自己也是從那枯燥乏味的哈農中一篇一篇的練過來的,但對小朋友來說,這本書對他們而言真的是太吃重了,而且在小朋友的手指發育還沒完全時,真的不建議老師失去碰這一本大百科.

當小朋友認識手指頭的五個音的時候,我會先讓他們練五聲音階,五個音一組從C到G,兩隻手分別放中央C和低音C的位置,從左到右一個音接著一個音的談清楚,每個手指頭都盡量的抬高然後墜下,讓小朋友同時移動他們的手指從C到G, 這是練習C大調的音階,接著再把右手的大拇指,左手的小拇指同時移到D, 再用同樣的方法從左彈到右, 這是D大調的五聲音階,以此類推到B大調. 等學生熟練的之後,再對節拍器練習, 我會先一個音對一個節拍聲響以80的速度練, 再兩個音一組的練. 通常我的學生,這樣練習三個月後,除了手指姿勢比較漂亮以外,也加強了他們手指的力度,當然最重要的是練手指的獨立度, 我發覺還可以讓小朋友熟悉大調的感覺,對彈很多歌曲都有幫助

有興趣的老師可以留言給我索取五聲音階的譜喔!penta scale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背普通常對小孩子來說,並不困難. 你常常會發覺到, 小孩子背譜的速度比大人還快,因為小小的腦蛋裡不會想太多,憑著手指的感覺做機械性的移動,所以,小孩子背譜比大人容易.

這是我的方法,我也用這種方法教我的學生,尤其是遇到長和表現性強的曲子,這種方法就很管用.

首先找到旋律線,找到和聲音群, 然後按照句子背譜,分手背且分段背, 前面強迫著自己一定要看著譜彈,之後再把譜放在旁邊,彈個三遍後再把譜完全的拿開,通常,我喜歡在演奏的前一晚,閉起眼睛來,從頭到尾的在頭腦裡走一遍,或著聽著CD想一遍,一定會有些比較容易出錯的轉折點,我喜歡劃上大大的圈圈或是貼上標籤,等上台前看一下就好了.

我還是建議老師要教學生基本的和聲,還要讓學生有分辨旋律線和伴奏線的習慣,教琴不只是教小孩子動動手指頭,和改正錯音,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有欣賞音樂的能力和培養聽唱的能力,所以,背譜的方法也是課程之一,不要只是給學生日期,而期待成果而已喔!

DSC00214.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教琴的歷程中,老師最常遇到的抱怨就是- 小朋友的練習不夠.

假如妳夠幸運,妳不但可以找到一個教導妳小孩正確音樂知識的老師,還可以幫助妳的孩子愛上音樂,豐富他的童年,讓他或她的同黏在音樂的陪伴下長大. 學音樂一定會遇到挫折,但要怎麼去跟孩子溝通和克服挫折就是一項學問了.

我發現到小孩子們都愛學音樂,因為唱歌和打節奏是最原始的人類本能, 所以我相信沒有-我不能所以我不行的原理. 身為家長的妳,尤其是媽媽, 因為根據統計,孩子通常喜歡隨著爸爸練琴,而通常氣的要死的都是媽媽. Why? 因為媽媽的要求比較高, 而且也覺得既然學了就要認真練, 不然就浪費錢了阿!原理是對了,但方法不對.

首先要讓孩子們覺得,學琴不只是興趣而是ㄧ項課業,而且這項課業跟其他功課一樣,都是有回家功課的, 首先就是要設定固定的練琴時間,但媽媽們要注意了喔!不要放著時鐘在鋼琴上後就離開了,我會建議媽媽們告訴孩子們彈幾遍, 比如說: 一首歌用烏龜的速度彈三遍, 然後才可以用小白兔的速度彈三遍. 而且當練習以小白兔的速度的時候,假如聽起來不像之前彈烏龜的速度一樣時(彈錯

音或數錯拍子), 那就要回去烏龜的速度.

另一個方法是,團體練習,假如另一個朋友剛好也在學琴,或也剛好跟同一個老師學,這是很好的練習方法,小朋友喜歡這樣, 一個人輪流的彈三遍, 然後媽媽可以準備牛奶餅乾等他們練習完的時後吃,媽媽也可以問小朋友,妳覺得她的曲子怎樣?假如另一個小朋友有數拍子或流暢度很好,你就可以提出讓妳的小朋友注意,當然, 另一個小朋友因為知道自己是模範,她或他就練習的更起勁了.

獎勵永遠是最好的方法,我會建議媽媽跟老師拿個練琴注意事項,比如說, 有沒有坐好,手指有沒有保持弧度, 彈琴前有沒有數拍子等...,然後每次幫小孩子打分數,從一分到十分滿分,然後跟小朋友說,以一周當基礎, 假如這一週妳可以達到一百分,妳就可以得到禮物..., 妳可以自己準備禮物,或跟老師商量要怎麼獎勵他. 也可以把上課的表現一起算在獎勵中,這樣小孩子的學習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真的不騙你, 這一招對十四,五歲的孩子還很有效,最重要的是肯定孩子的努力,也相信他的能力.

重要的是,愛他就要讓他快樂的學習,不要讓他討厭學習和開始想理由去逃避學習,這些都是不好的開始,所以,學琴不只培養孩子的耐心也培養家長的耐心.

DSC00211.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到了今年,我的教學資歷就十二年了,這十多年來我也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改進,接觸了無數不同個性的家長,即使到了國外,我發覺到原來家長的迷思是不分國界的, 所以這篇文章想寫很久了,但一直都沒認真的想記錄下來, 趁今天有感而發,來寫寫吧!
第一種迷思是-老師要凶.
有 些家長總說:老師妳要凶,他們才會怕,隔壁的小英今天才被罵哭了, 所以她進步了好快喔!不覺得奇怪嗎?家長付錢給妳去罵他們的孩子,還要罵哭, 不然就覺得妳很沒威嚴, 妳的教學素質不好, 教了那麼多年,我的經驗是, 會練琴的孩子絕對是自動而且希望每次練新曲子,絕對不需要妳罵. 再說,要罵什麼?妳笨?你不適合彈琴或是你的手有問題嗎?不管罵什麼對孩子們的心裡都是一個打擊,音樂絕對是快樂的來源, 學習已經很辛苦了,還要再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裡加上恐怖的烙印,學習那麼辛苦, 難怪很多小孩都會自動放棄學鋼琴? 都是小孩的錯嗎?不是, 家長要檢討,老師也要檢討,當然我贊成有時小孩不專心時,老師可以提高音調提醒,但不至於要罵到孩子們哭吧!
第二種迷思是 - 貴就是好.
有 些家長覺得,老師收費便宜, 這種老師可能沒有料,或是不夠認真,我承認在音樂這一行,越貴的老師代表她的資歷越深,學歷越高, 但也有一些老師是真正為學生想,覺得價錢合理就好, 何必再抬高身價, 其實,很多演奏為主的老師, 他們不會教小朋友, 也不會花心思去思考要怎麼教才會讓孩子們更進步,因為在他們的心裡,自己練琴時間都不夠了, 怎麼還會想到你ㄋ?我會建議家長們, 去找個有愛心和耐心及受過正統音樂教育的老師, 正才是對孩子們學習音樂好的開始.比你花心思和金錢打聽探訪名師實際多了吧!
最後最常見的迷思是- 練琴是老師的責任.
學 琴最常見的抱怨是,學生不練琴, 但家長卻喜歡把責任推給老師,老師你選的音樂她不喜歡,所以她不練;老師你選的曲子太難了,所以她不練;老師你的教學太單調了, 她興致缺缺了, 其實, 家長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要不斷給孩子鼓勵,和老師們一起幫孩子們設立目標, 想想, 你的孩子才見老師一星期一次,而你卻跟你的孩子們朝夕相處,所以,我喜歡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跟家長溝通,學琴雖然是興趣, 但適時的壓力是必需的,家長要給孩子們正確的態度,貫徹到底和耐心學習,才是孩子們要學習的正確態度, 在孩子面前把責任推給老師,這種家長就要想想這樣是正確的嗎?
當然,很多家長的態度是正確的, 尤其樂器的學習更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推動, 只要家長們適時的跟老師溝通, 和鼓勵小朋友,孩子們通常會學的長久和有好的結果. 當然最重要的是-相信你所選擇的老師.

1385413113.jpg

pic from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kvision/109573102/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感恩父母的事,就是那我學了鋼琴,而且堅持下去.
學音樂的孩子是孤獨的,這句話真是一點都沒錯.
想要找到另一半懂妳的執著,懂妳的辛苦和支持妳的堅持,那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唯有音樂人懂音樂人.
學音樂的這條路,看得容易,其實每一步都很辛苦.
我們雖然不用花著大把的時間選科,但我們也有迷惑的轉折點-教師或是演奏家?
演奏家的路除了妳要有大把的金錢外,還要加上三分天分和三分運氣.
所以大多數的音樂人最後都選擇了教學一途,這份熱情的延續是需要時間的.
往往看著天真的下一代,小手努力的在鋼琴上找著位置,眼睛努力的在譜上瀏覽著. 不自覺的都會覺得...孩子!這將會妳父母親給妳最寶貴的資產....一個學習的機會.

孩子的第一個鋼琴老師是最重要的投資,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花時間去找個有耐心,愛心和有經驗的老師.
記住我的忠告:很多演奏家是不會教鋼琴的,除非妳的孩子是天才,不然我是覺得不用花大把的鈔票去請個演奏家當老師. 因為總自我中心的演奏家,是不懂小孩子是需要鼓勵的,更不會花時間觀察你們孩子的學習的,因為他的心是在想著他的下一場演奏.

不要去音樂教室:很多音樂教室的負責人是調音師,這是最糟糕的,因為他們的利益只是賺錢,他們不懂音樂教材,更不懂音樂教法. 他們讓老師自我發揮,卻忘了也要關心學生的進度和老師的品質,當然,妳的孩子只是其中之一的賺錢工具.

不要去樂器行連鎖店:喔喔!當然他們最主要的是想賣樂器給妳,一台鋼琴他們至少可以賺到五千到一萬的佣金,當然他們要妳的生意囉! 學琴去樂器行,是最笨的,因為老師的品質也最差,他們也最常用大學生和沒經驗的老師,因為他們需要老師,當然每個應徵的老師都留下資料囉!

當然假如妳運氣夠好,妳也會在樂器行和音樂教室裡找到好老師,憑著他們幫妳的孩子選老師,真的是需要運氣的.
還有中國人總有個壞毛病,認為越兇的老師越好:這是錯的,妳要了解妳孩子的個性.沒有耐心的老師又怎麼會教出好學生ㄋ?真的是天才的話也不需要妳教囉!
所以我是建議家長們,最好在上課的時候觀察老師的教法,問老師的想法和有沒有適合妳孩子的進度表,這才是正確的. 我的經驗告訴我,把孩子們丟在音樂教室然後離開的家長,他們的孩子通常進步的都是有限.

當然,對於教師的我們最重要的是,觀察和聆聽,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個性,當然會有不同的教法,假如真遇到了天才,當然要創造更多演出的機會給這個天才.
對於教到一個天才,對於老師而言是很幸運和興奮的.
對於教師而言還有最重要的是 - 要跟家長隨時保持溝通,對於鋼琴老師最難的,就是如何保持一種似朋友又似孩子教師的關係.這個是需要時間去體會的.
對於教學,我是相信用心會帶來信心,關心會帶來貼心的.

對於家長,要相信孩子的未來真的是在你們的手上,多一點耐心去找個好老師和多一點關心去聽妳孩子的演奏,妳會發現每一次學習都會有驚訝的發現

0.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習∼不是放著孩子讓他們學著學著就會了,我發覺養成孩子"問"的習慣很重要!
因為"問"所以他們會"想",這種學來的學問才會儲存在他們的長期記憶庫.
以前在台灣教學很少會碰到"為什麼?"愛問的小孩,心想大概是以前我們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刻板教育.
讀書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要上好學校找好工作. 所以我們只做師長父母叫我們去做的. 長大了,有了小孩也自然的叫小孩子去做我們想讓他們去做的.
忘了要養成他們自然思考,客觀判斷和自由選擇的習慣.
比如說:台灣的孩子很少去問"為什麼音樂要長成這樣?" 對阿!為什麼音樂要由豆芽組成長成這種形狀,而後來的人又要看著這些豆芽然後可以變成美妙的音樂.
說實在的我學音樂半輩子了,還有個作曲碩士,我卻從來沒有懷疑過為什麼音樂一定要長成這樣?
之後仔細回想音樂的歷史和由來才發覺到原來音樂的形成是這麼的有趣,而這種回想過程會自組成一種隨機的記憶,然後妳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傳達這種知識.
事後我想想,原來孩子們在一問一答中他們的思考模式會傳達一種訊息然後讓他們的頭腦自然詮釋結果就形成了-知識.
這讓我重新思考我的教學模式,然後重新組合成一種更有趣的讓孩子們可以思考的模式.
重點是: 要讓孩子們問?然後他們才會去“想“.小小的腦開始轉動,以後他們才會更有能力去學習新的事物.
現在每次教完琴我都會他們: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do you know why .....
then you just keep your mind open and wait for their various questions

pic below belongs to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andamacedo/2763806462/

1385413114.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人說,學琴要靠三分天才,七分努力.我很贊成這個論點,其實,學琴這條路,是條黃金路.
每一步都是用錢在鋪路,教了近十年的鋼琴,這種體悟更是深刻.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父母親的態度.
中國人說:嚴師出高徒.這種論調在美國是不被接受的,在美國,學生是在鼓勵和期望下成長的,所以充滿自信.
中國父母最常對我說得一句話就是:妳不夠兇,妳對他們太好了. 他(她)們又沒犯錯,又不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對他(她)們兇,最多是告誡他(她)們要練琴.

來美國後,改變了很多的自己從前不成熟的教學觀念. 其實彈琴不見得一定要用指尖彈,很多時候指腹彈出來的聲音更圓滑. 彈琴不見得一定要看五線譜,讓小孩子先喜歡這個樂器,喜歡音樂後再來要求看譜會更容易些. 學琴是最不能強迫的樂器,初學的小孩子要得到肯定和自信,這條路才會走得順. 所以,啟蒙的鋼琴老師更是重要.
我帶過很多學生,學了兩三年,還不會看譜,越彈越沒興趣,甚至想放棄,教起來特別累,原因不是他們特別不用功,而是他們的啟蒙老師不夠細心的觀察他們的每一步鋼琴學習上的成長. 我曾經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只想著教琴,但不確定也不想認真的去想....怎麼教. 反正他們可以彈出曲子就好,過程就不重要了.
這是錯的,每首曲子的學習過程都是重要的,尤其對於初學的孩子. 在從符號轉變成音樂的過程中, 音樂的認知不知覺得就被奠定, 所以 Why and How 就特別重要了.
這是另一個 Topic,下次講囉!

我想分享的是,在美國你(妳)更可以感覺得到, 孩子被捧在手心的感覺. 有個中國家庭,家裡看液晶電視,開B車,卻對鋼琴的學費討價還價,每次教琴時還跟我抱怨,小孩不練琴,沒進步等 ....
說實在話,我知道她的想法...怕我漲價, 也說實話,我收她$25一小時已經是我學生中最便宜的. 她是唯一抱怨小孩沒進步的家長,說小孩不練琴,但她又在連絡簿上小孩的練習時間欄中簽名.
她以為我是大學畢業生, 黃毛吖頭,怕我不會教也怕我偷懶,卻不知道我一向公私分明,教學的自己是很認真的.錢難賺吧!沒錯. 我會繼續教的原因是,偏偏她的兒子又是個小天才,看譜快,拍子的理解度也快,但我怕他的成長有上限,因為他的媽媽老是懷疑老師,又不願意花錢,學琴的我們都知道,名師是真的要花"重錢"學的.
我真的不懂,錢花在液晶電視,昂貴轎車和旅行上,會比花在孩子教育上還有價值嗎?妳可以炫耀一時,但可能就葬送了孩子的一份天才.

更有家長是住百萬美金的Lake House, 總在我去的時候關心孩子的學習, 熱心的詢問, 卻不再課後熱心的叫孩子練琴. 每次的理由都是...我們太忙去爬山, 去騎馬...當然,孩子自然就不把音樂當一回事.

我常常惋惜的是, 總會遇到一些學生,家裡的經濟並不好,總學了一堂課卻還不知道下堂課的學生,這種學生往往少了一份天才卻懂得努力,看來老天爺總喜歡放難題在眾生.
碰到這種學生,我總會想盡力教他們,學費也不再加價,偶而還會送書給他們,他們很有可朔性,比有天才的學生更好教,因為他們認真學習;也願意練習.這種家庭的家長通常比較謙卑,
對老師也比較尊重, 但他們更注意到小孩的成長. 對於學習的過程他們也注意到孩子的改變.

我想說的是...家長的態度真的是很重要,孩子們看在眼裡,就自然對音樂評價在心裡.很多家長們都不懂音樂,但至少要養成孩子們認真的態度,不管對什麼事...都要認真.
學琴就是一種投資,既然投資了就要期待最低的回本,昂貴的投資不只是娛樂,而是一種知識.往往不自覺中的已回饋給你們的孩子, 包括學習專心, 如何肢體平衡和訓練頭腦思考等...
這些都是一種投資下的昂貴產物,比電視, 汽車和房子更有價值,然而...很多家長就只沈醉在現有的物質享受,忘了音樂的學習是un-negotiable
記住:家長們的態度往往預告了孩子的成就. (真是讓我生氣才有感而發的寫了一大篇><)
Just Believe...You never can tell how close you are, It may be near when it seems so far...

 

Below is the image at: www.inmagine.com/bcp035/bcp035030-photo

1385413108.jpg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er name is Tiffany. 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妻,爸爸還學了好多年的小提琴,很有音樂天分.所以他深深相信他的女兒一定可以學音樂.
教了很多年的鋼琴, 發覺小孩子可不可以達到彈好音樂跟父母親深信孩子可以學音樂的執著有很大關係.
很多自閉症的小孩都是很聰明的,They cannot follow your instruction well. They have their own ways of thinking.
很巧合的姻緣下,我教了他們的女兒,也幸虧我天生愛研究的個性,我開始有了自己的心得.
In fact, Autistic child can learn music. They just learn music in different way from others.
They are very good at patterns, and most of them have very good memory.
第一堂課,我沒有收他們的錢, 因為搞了半天, 足足一個小時, 她什麼都沒學到, 我說東她說西, 完全的狀況外. 事後我才了解,
原來妳必須要她相信妳,他們才會願意打開心去試, 好吧!我就陪她畫圖,陪她唱歌,任由她的意.
第二堂客,我自做了教材, 收集她喜歡的兒歌,全部用數目字大大的寫下去, 休息的地方就又大大的星星表示,也在鍵盤上標示數目字.結果一試之下出奇的好.
真是神奇, She can do exactly right to match numbers with numbers I wrote in the keyboard.
即使她只是用一隻手指彈, 但我和她的父母就已經夠雀躍囉!
第三堂客,我把數目寫在她手指背上,而且希望她可以用不同的手指去match不同的numbers, 但奇怪的是...她硬要把手翻過來用指背彈,
忽然之間, 我恍然大悟, 她們的思考真的是與常人不同, 我就把數目字寫在指腹的指尖上,哈哈,這次她用指尖彈囉!
但是每次都要看一下指尖然後再看一下鍵盤上的數字,開始有像在學鋼琴的樣子囉!
第四堂客, 貪心的我, I put numbers both on the Middle C and Bass C, I hope she can play with both hands at the same time.
但數目字寫的方法要注意, 因為兩隻手是相反方向的, 她們會搞混一下. 但結果是~~~~~She can do it. Yes, she can play with both hands at the same time, but only by matching numbers.
For instance, Please let's play 3 of your RH with 3 of your LH together. Yes, you have to sit beside her and do the same motion again and again.

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分享我的教學心得以外,而且還大大呼籲,下次遇到自閉症的兒童,不要怕,不要放棄, Be patient, 他們也可以學習音樂的喔!

What we think or what we know or what we
believe is, in the end, of little consequence.
The only consequence is what we do."
- John Ruskin -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喜歡教小朋友彈鋼琴,因為每次接觸妳都可以有新的發現,天真的她(他們)會激發妳的靈感,當老師的自然也在學習.
一星期一堂的鋼琴課應該是要很有趣的,我贊成從遊戲中來學習,從歡笑中來建立信任感.
通常第一堂鋼琴課都是最重要的,對我而言也是壓力最大的一堂課. 以前在台灣我很少跟小朋友玩遊戲,覺得課都來不及上了,還玩遊戲?
在美國,它們講究啟發教學,我很喜歡一問一答的上課方式,從學生的答案妳會有一番不一樣的思考.
我記得讀碩士時我選了一門課 - 音樂教育的啟發教學. 教授每個星期都會給妳不同的課本去閱讀,然後我們要寫讀書心得還要上課討論.
我的英文閱讀大概就是那時養成的吧!我們要了解不同的音樂教育方法,討論它們的優缺點,然而, 妳會發覺兒童就像是一棵無限潛力的花園,全靠妳如何的去栽培她和灌輸她.
我的第一堂音樂課,I like to play games of "Give me V", "raise your fingers", and "Say, Can you do it?" with them.
先講其中一個吧!每個老師最大的挑戰就是教小朋友如何記音在鍵盤上的位置吧!我發覺到在小朋友的小小頭腦裡,音符在課本上和在鋼琴上的位置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要怎麼有關連ㄋ?
記得有一次我用老方法教小朋友認識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而那個小孩回答我說: But I still don't know how to find them in the piano.
喔!才發覺原來每次我用五線譜教音符時,小朋友們是無法跟樂器連接起來的.
Here's a suggestion for piano teachers.
用鋼琴教音符名稱.然後把它們口語話. For example: Cats and Dogs like Eggs and Flowers, play with Goose, find Ants for Birds.
是不是簡單一些ㄋ?然後玩 Give me V to find Cs. When students play each key from low to high, they will repeat these words over and over.
再從鋼琴移到五線譜上,叫小朋友把音符的位置填在line or space,我發覺這樣小朋友比較容易記住.
有沒有不同想法的或改進方法,也可以告訴我喔!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沒有想過會在這裡又開始我的家教生涯,也沒想過會這麼的困難.
中西教育的不同從小小的六歲就可以比較得出來
在台灣教了七年的鋼琴,從沒有一個小朋友問過我說:為什麼?為什麼Do,Re,Mi~要這樣排列,為什麼升降記號一定要寫在最前面?
在美國六歲的小女孩會大膽的問: What's this suppose to be? and what this means?
八歲的小男孩會問我: what is difference between major and minor? why are these accidentals arranged in this way?
每次上課前我都還要作一番準備才敢去上課.
來這裡第四年了, 最大的感觸是∼凡事最好不要敷衍.美國年輕人很有自信,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勇氣,即使表現不好也可以笑笑而自圓其說.
相對著,我就顯著懦弱和害羞多了,怕被笑,總覺得假如丟臉的話不只是丟我自己的面子還把台灣的尊嚴給丟掉,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可笑想法??
我開始準備,即使家教也不能馬虎,在這不景氣的財政危機下要殺出生路,只好要多用功,畢竟人家美國老師都這樣做,妳不做就完全遜掉,
一邊做功課時也一邊想著,這或許才是老師應該有的態度,這或許才是家長應該要有的要求和態度,畢竟一小時的鋼琴課不便宜,而且是妳的寶貝被教,所以身為父母妳應該要求,也應該要有正確的要求.
台灣的家長都比較尊重老師,不會主動要求看課程表也不在乎妳教些什麼?有沒有組織?更別說會interview老師或問老師一些教學上的問題.
在美國通常第一堂客都是免費,You'll go to student's home to assess your student, and also you will be interviewed by parents.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
準備課程大綱,說明的教學期望和基本的教學進度
希望學生家長怎麼配合妳, included practicing and assignments recorder
還要準備妳的測試方法,不然他們怎麼確定他們的孩子真正學到了.
這是我用的方法,美國鋼琴老師用的方法真是大開眼界.
也難怪他們有專們的書籍給鋼琴老師,裡面教你如何推銷自己和製作教學記錄.
他們還有特別給鋼琴老師的音樂機構,那機構負責幫鋼琴老師作測試證書然後寄給妳的學生,只要妳付一點錢和告知他們妳的測試標準.
他們會應妳所定的等級寄給妳的學生級數證書, 這就酷了. 但要花錢我當然不要囉!證書我也可以自己做阿!
總而言之∼現在的鋼琴老師不能再混了!畢竟現在小孩越來越聰明,畢竟外面的世界競爭激烈,妳也要好好準備自己迎接挑戰. (寫這篇來自我勉勵啦!)

One important key to success is
self-confidence. An important key to
self-confidence is preparation."
- by Arthur Ashe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遇到一位七歲的小女生,有很好的標準音感,很聰明記憶力很強,但不會看譜.當我一次接到這個case的時候,真的覺得不可思議.
不是沒遇到過這樣的學生,而是她已經可以到彈小奏鳴曲的階段,還不會看譜,這個不是家長太過疏忽,就是老師太敷衍.
或許是剛換一個新老師的關係,她的媽媽堅持要坐在琴後聽我上課,雖然我感受到強烈的不信任感,但還是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她打好基礎.
果然不出我所料!當我把所有的數字都擦掉後,連最基本的約翰,湯姆斯初級都無法試譜.小孩當然覺得挫折感大,相對著我也覺得辛苦.
重點來了,她媽媽似乎無法接受她的小孩要再回頭彈些基本曲目的事實,我也了解父母親花錢栽培的苦心.
但不能因為我年輕我是新老師就質疑我的能力.中國人還是相信老外多一點卻不了解那是他們運氣好遇到我這位耐心又歷經百戰經驗老到的老師.
話說回來!中國人總有一點崇洋,認為老外是好的,多數是對的,即使自己吃虧也不敢大聲,總巴不得有很多的老外朋友.
可悲的是很多中國人因為自己的英文不是很好,他們的第二代都只講英文,琅琅上口的英文卻完全聽不懂中文了.
在這裡,很多時候美國人不大重視樂理,節奏訓練或音樂常識(當然學院以上的老師例外). 孩子,妳不懂譜就硬背吧!只要月底妳有一個曲目可以上台表演,他們就可以一首遮天,還可以有更多學生ㄋ, 中國家長不懂也不敢說話,看來這裡的音樂教育跟台灣一樣,參差不齊,但更難去打入,因為普遍學生和家長們都比較相信啟蒙的老師.
我是贊成家長跟著孩子學習的,但不是以督促或是懷疑的心態,而是以希望要知道如何幫助自己孩子的心態去陪著上課.假如家長跟在旁邊,孩子也會比較用心,老師也比較輕鬆,也容易得到家長信任.
但假如家長的心態不對,不僅孩子不會進步,老師覺得有壓力不被信任,相對著就不會用心了.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